(1)對內燃料的發熱量變化,對 外燃料進行適當地添加,若現用燃料的熱值比原來的燃料燃燒產生的熱量高,則減少燃料的添加量,反之則就會增大燃料的添加量,保持內熱量的均衡。
(2)對內的溫度進行檢測,根據內溫度的變化趨勢,對內的溫度進行準確判斷,并以此為依據對外燃料的添加量進行控制。保證外燃料添加按照多次少量的原則進行,避免過多或過少的燃料添加造成溫升不達標準或者不完全燃燒的現象。
(3)對的風閘進行合理控制,調整內的通風量。當內通風量過大時,要及時降低風閘,確保整個燒成帶在正壓環境中工作,必要時要對坯垛底的進風量進行控制,減少后風,在降低風閘后對進行含水量低的干燃料添加,帶 內溫度恢復正常后逐漸提升風閘,使前火發展,并向內通風加速燃料的燃燒,提升內熱量。當通風量過小時,要提高風閘高度,使燒成帶前部在負壓環境,后部在正壓環境下進行物料煅燒。同時保持保溫位置和冷卻位置的進風量,以提高燃料的燃燒質量和熱交換效率,消除內欠火現象。
本文地址:https://m.lsylmj.com/Information/1504281773.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